在连绵的鱼塘之间,我们遇见了养殖户张婶。她的草鱼与鲫鱼混养的鱼塘在乡里颇负盛名——水面波澜不惊,鱼儿活泼欢快。这种原本对饲养管理要求极高的养殖模式,如今仅需一部手机便能轻松掌控全局。“只需轻点这个‘草鱼+鲫鱼混养’选项,”张婶一边说一边点开手机APP,“智能设备便会自动分配饲料。”
在传统观念中,草鱼偏好水草,食量较大,对颗粒饲料尤为偏爱,且需要浮水性饲料;而鲫鱼则因其嘴小,更喜好细小饲料,并需要缓慢沉底的饲料。二者习性、食性以及对水质溶氧的需求都有差异。在人工投喂的时代,必须均匀撒料,以防止草鱼抢食导致鲫鱼摄食不足,这份精细如同走钢丝般考验技术。而此时,塘边的当当鱼饲料投喂托管机正稳定运行——大颗粒饲料轻松浮于水面,专为草鱼设计;而细微饲料似碎雪缓沉,正中鲫鱼下怀。“投喂分粮,寸寸精准,它们各吃各的,一点儿不打架。” 张婶语调轻松。

不仅如此,智能投喂系统还能根据天气、水温、水质等环境因素以及鱼儿的生长阶段和健康状况,自动调整饲料的数量和投喂时间,确保鱼儿得到最适宜的营养,同时减少浪费和污染。张婶告诉我们,自从使用了这个“智慧养鱼”管家,鱼塘的管理变得更加科学、高效,鱼儿也长得更加健壮。如今,她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辛苦地守在鱼塘边,只需通过手机就能随时随地掌握鱼塘的动态,真正实现了轻松养鱼、高效增收。
“智能系统在复杂环境里,真能事事周到?”张婶抚着手机,笑着答道:“年轻人出门闯世界去了,鱼塘留给我们。我呢,经常丢三落四,有这机器‘管家’,鱼养得比往年还好!”塘水拍岸声里,是张婶再不用时刻守在塘边的安然。珠江三角洲上,无数张婶们正凭借智慧农具穿山越海——手机成了新农具,数据是新农资,智能就是土地中拔节的新力量。